世界趨勢 日本動向 - Japan and World Trends 本网页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使用日、英、中、俄语进行交流的网页。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世界各地人们的感受和心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通过本网页,您将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种信息,同时可以及时发表您的意见。
JapaneseEnglishRussian

世界文明


2014年12月25日

全球商务的基础 2  

(以下内容根据河东在早稻田大学商务学园举办的日本企业在世界经营中面临的问题的课程内容汇总而成。)

构建"全球化战略"的视角

构建全球化战略时,需要一些特别的技巧。首先,推动事业的全球化,仅仅将视线放在自己所在的国家内部,从自己所在的国家看世界,这样的视角是不行的,必须站在遥远的高空,像世界地图那样,由上而下俯瞰周围的国家。只有这样,才能看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联,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位置关系。学习各国的产业结构和政治体制后,再从宇宙看世界,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事业与其他国家连接起来。

不过,在学习各国形势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一点,书上写的、人们说的,往往会比那个国家的现实情况慢半拍。比方说下面这张美国波士顿城区的照片,那宛如发展中国家的街头风景,是不是有点让你难以想象这是堂堂的美国?美国的城市社会已经彻底多民族化,其经济、社会、政治都围绕这个基调运转。


上边的两张图片都拍摄于印度孟买。作为G20的成员国,印度的发展备受国际社会的期待,但表面繁华的背后是巨大的贫富落差。

Conceptualization的技巧--4大视角

观察事物,积累印象,如果不能从庞大的数据中,总结和发现规律、趋势,就无法做出战略规划。笔者作为外交官赴任欧洲的时候,一度曾经非常困惑。不光是EU、NATO,欧洲还有WEU、欧洲委员会、OSCE等等多如繁花的国际组织,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新来的人完全搞不清状况。其实这是因为看不清全貌。就好像发掘出来一堆巨型恐龙化石,你只有像玩拼图游戏那样逐个组装,恢复恐龙生前的模样,让它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每个骨头碎片才具有真正的意义。骨头碎片=数据的意义。而这个作业过程就是conceptualization(概念化)。首先建立一个假设,然后按照事实进行验证的作业过程。帮助你完成验证的,就是"4大视角"。
一个是"垂直视角",就是按照历史去追溯某个事物;一个是"水平视角",就是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平行比较去思考某个事物;一个是"倾斜视角",是以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最后,则是站在对方的视角反过来看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想想被做成人类形状的机器人=Humanoid(人形机)。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奴隶=机器人打倒主人揭竿而反的先例。我们把它搬到现代社会的机器人来看,一旦机器人获得独立思考能力,就会发现自己早晚有一天将面临被人类销毁的命运,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它可能会杀死它的人类主人。要防止这一天的到来,我们必须事先想出防备的手段,而这恰恰将创出新的商机。

而从第二个视角,即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水平视角来看,日本和美国生产的Humanoid,相比之下就会发现,日本的Humanoid不过是将机械的精密程度发挥到极致,而美国的Humanoid,则被赋予了更多智慧,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比较,会凸显事物的特性。

然后是第三个视角,基于全新的视角看问题,和第四个视角,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还是机器人的例子,如果机器人也具有人类的智慧的话,他们会给其他机器人或人类发送手机邮件,寻求建立某种社会关系。这对人类来说也将是新的商机。而站在机器人的立场上,就会知道早晚有一天他们也会希望自己显得更漂亮,说不定机器人用的化妆品也需要应运而生。做生意当然得头脑灵活。


打破固有框架束缚的思考


这是从北极上空俯瞰地球的地图。北冰洋海域被坚冰覆盖,以前船只是无法航行的。不过几年前,陆地沿岸的冰层开始融化,有些区域甚至几乎可以常年通行。什么北冰洋海底的地下资源开发就不用说了,现在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如果抄近道经由北冰洋,连接亚洲和欧洲、亚洲和美国的航程将至少缩短一周,可以大幅减少运输费用。地图这种东西,观察角度不同,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新创意。

日本人是不善于打破框架思考问题的民族。擅长此道的是美国人,而且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人也是如此。这是因为美国的法律采用的不是成文法,而是重视案例的判例法原则,再说建立起这个国家的毕竟是那些从零开始白手起家的移民们;俄罗斯呢,这个国家历来没有法制主义观念,所以不受羁绊的思维方式才会如此根深蒂固的吧。

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用英语概括的话可以总结成这三个词:static(以自己和自己周边的一切皆不发生变化为前提思考问题)、hierarchic(将人和事物划分出优劣来对待,且绝不轻易改变先后顺序)、inert(讨厌一个人在组织中过于突出,不采取主动)。因为这三个性格特点,使得日本人、日本人的组织、日本的社会,变化通常并非由内而生,而是被外部强迫推动的。事物的框架,其中的规则也是如此,大多来自外部的影响。还是刚才那个恐龙骨头碎片的例子,挖出来的恐龙碎片必是会精心钻研的,不过不大善于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恐龙的形象去考虑,这大概就是日本人了。不过,在日本被视为另类的研究人员也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也不在少数,什么都一概而论还是有风险的。

发表意见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