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务的基础17 全球制造业的几大潮流之3
经济全球化
外包模式在所有方面不断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经济愈发变成一个统一的经济体。例如iPhone的生产,就是设计在美国,零部件从日本、韩国等其他地方挑选最好的(这被称为形成了零部件采购的Global supply chain模式),组装则由台湾的企业在中国大陆进行。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从中国进口这种"made in China"的iPhone,就会增加贸易赤字,使美元大量流向海外,不过美国可以随意印刷美元。所以美国把世界贸易视为自己的国内贸易,对于美国企业来说,世界市场只有一个,经济都是一体的。如果用中国来比喻,就跟辽宁省的企业进行产品设计,零部件向浙江的企业采购,在安徽组装,最后销往全国没有什么两样。
这样看来甜头似乎都让美国企业白白地赚走了。如果是这样,所有国家都把本国货币视为"世界货币",岂不是就可以和美国一样了?不过,既然叫"世界货币",那就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政府宣称了就能算数的,还得其他国家愿意用才行。二战结束时美国的手段,就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将以前英法等殖民大国瓜分殆尽的世界市场联结成了一个整体。自由贸易是通过成立国际组织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来维持,再通过替英国的印度等债务支付扩大美元的影响力,并利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保障与其他各种货币的转换率。
这种机制对于拥有强大工业生产力的发达国家来说,实在是个太方便的手段了。和瓜分世界殖民时代相比,市场大了很多不说,还可以用最便宜的价格,将全世界最好的原材料、机械和零部件一网打尽。正是因为美元成为这个全球化市场里所有成员都能放心使用(即其价值相对稳定),且足够充裕的唯一硬通货,才会一直沿用至今。俄罗斯或者阿拉伯国家至今仍然对经济全球化怀有某种敌意,就是因为自身的生产力不够给力的缘故。
其实从现如今的全球化经济中获利的,不仅仅是美国企业。中国的华为技术、海尔电器等都已经走向世界,韩国的三星在手机领域与Apple抗衡,日本的丰田等汽车企业,生产和销售都已经遍布全球。在东亚区域,日本经济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日本的电子企业在最终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已经风光不再,但在零部件和制造机械的生产领域,仍有众多产品的市场占比稳居世界首位。日本企业将资本和技术转移到中国和韩国、ASEAN各国,并出口零部件和机械,在中国、韩国和ASEAN各国进行组装,最终销售到美国和EU各国,也包括日本国内。欧美各国企业也在上演同样的戏码,中国、韩国和ASEAN各国的企业也在不断积累资本和技术力量,并且开始相互投资。东亚各国由此逐渐发展为涵盖日本、美国、EU,经济上密不可分的共同体。只要能保证交易自由进行,东亚各国基本上(包括与美国、EU之间的关系)处于win-win关系。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