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务的基础20 跨界产品生产 或者 经营转型
跨界产品生产(经营转型)
产生技术革新的时代,自己生产的产品很可能转眼间就变成过去时,丢掉市场的需求,弄不好还会使公司濒临险境。世界各国的企业都在想方设法避免自己陷入这种困境,但是面临如今浪潮汹涌的时代变革,不惜大刀阔斧致力于产品转型的企业越来越多。不妨看看下面几个案例。
一种是在原有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加入新技术,生产出全新的并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案例。比如,近年来日本的纺织业已经在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但东丽(TORAY)运用纳米技术开发出碳纤维,确立了自己在世界市场的霸主地位。东丽和帝人、三菱丽阳(Mitsubishi Rayon)三家生产的碳纤维已经占领了全世界生产总量的近七成。由于碳纤维质量轻盈,而强度却高于钢铁,波音等客机生产厂家已经将其用于飞机主翼。最新款波音787客机的主翼就采用了东丽生产的碳纤维。
东丽在离子交换膜生产领域也是世界排名第三的佼佼者。这种滤膜可以直接将海水中的盐分过滤生产淡水,十分便捷,在中东地区用于海水淡化,而在中亚和新疆地区则用于防止耕地的盐化。
在上海附近建有大型服装加工厂的UNIQLO(优衣库),大举应用东丽开发的Heattech (heat technique聚酯纤维),这是一种经过特殊加工的纤维,轻薄却又保暖,据说冬天穿着可以提高体表温度2度以上,夏季则相反能降温2度。如今优衣库和东丽相互提携,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说起产品转型中做得最彻底的要数富士胶片了。该公司曾经的主要产品是照相机用胶卷,但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时代的潮流显示传统照相机必将被无需胶卷的数码相机取代。此时的富士胶片抢占先机从胶卷转向药品,并开始将主要力量倾注于医疗用影像胶片的生产。之所以会有此转变,是因为考虑到照片用胶卷表面由细微粒子的涂层构成,而这种粒子加工技术,应该可以应用在药品生产领域。当然,这也不能单靠一己之力,富士还合并了国内的医药生产企业,如今医药业务领域已经达到了整体营业额的15%左右。
与此相对的是胶卷产业的世界大牌柯达在2012年宣布破产。虽然柯达的决策层也感到了来自数码相机的威胁,但股东没有批准他们用于转型的投资计划。而这正是美国上市公司的弱点,被股东过于强大的力量所绑架,无法从长期的战略眼光做出正确决策。
其实还有更彻底的转型企业,就是芬兰的NOKIA(诺基亚)。这家公司从造纸行业起家,后来发展为兼做从计算机到橡胶雨鞋等等的复合型企业,依靠向苏联出口赚了不少钱。苏联解体后,其转而专攻手机生产,并卖掉了其他所有业务部门。之所以转型到手机领域,是由于当时的GSM制式是在欧洲开发成功的。曾几何时诺基亚手机占据了全球第一的宝座,但风雨变幻之间已经在竞争中败给了韩国的Samsung、美国的Apple,还有中国的华为Huawei和小米Xiaomei。到了2014年,诺基亚不得不将手机业务部门和三万名员工以54亿欧元拱手让给微软,转而专注交换机等电信设备的生产,其后又再次转向electronic mapping(电子地图)。后者并购了德国和美国的地图信息收集企业,定期收集世界各地道路标示的最新数据,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不可欠缺的定位技术(GPS)和相关设备生产领域独占优势。可谓是快速完成了华丽转身。
诺基亚此次将落后于时代的业务部门转手卖掉的方法,被称为"carve out"(股权分离,又称分拆上市),是现在世界上常用的方法。比如荷兰的电器大牌飞利浦,这十年将电器业务部门转卖给其他公司,并将公司名称从原来的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改为Royal Philips ,经营重点转向了医疗器械。因此其主要客户变成了企业而不是个人消费者。如今飞利浦的营业额中有近70%来自B to B(企业对企业)模式的交易。
通过Carve out实现转型的案例,还有美国的GE(General Electrics。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于对金融业务的管制放宽,该公司顺风转舵到金融领域,2007年收益中有六成来自金融业务。今年金融业务管制收紧,其将金融领域3500亿美元资产中的2500亿卖掉,卖得的资金转投制造领域。原本其在发电、飞机发动机、医疗器械等就有众多产品一直稳居全球第一位。)、德国的Siemens(西门子)和日本的Panasonic(松下)等。后面两家公司都已经将重心从面向个人消费者转为面向企业的产品生产。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