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主化的历史(二战前) 日本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的真相60
日本民主化的历史(二战前)
1868年,统治日本250多年的江户幕府(结束了16世纪群雄割据时代、重新实现了日本统一的德川家族,登上了武士阶层的顶峰,统治了国家。天皇此前就已经被架空),被实力雄厚的藩(16世纪群雄的残余)---萨摩(今鹿儿岛县)和长州(今山口县)为中心的势力推翻,日本进入了"明治维新"时期。明治新政府就像是一种革命政权那样,连宪法也没有,长州和萨摩有势力的人士掌握了重要的职权。他们有时协商,有时抗争,推进了日本的近代化(可以说,天皇是被利用来加强明治新政府的权威的,实际政治由有权有势的人士进行)。当时,最大的目的就是防止日本被欧美列强化为殖民地。
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得"关税自主权"。关税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江户时代末期,幕府与列强签订的通商条约都是不平等条约,日本政府不能自主决定进口关税率。而且,外国人在日本犯罪,也不能按照日本法律判决,不允许在日本进行审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实际上日本耗费了近60年的岁月。在这期间,列强迫使日本实行"民主化"。他们要日本制定宪法,成立议会,实行选举,并声称不能和没有宪法的落后国家缔结平等条约。
另外,日本国内也有促进民主化的压力,即所谓"自由民权运动"。这场运动在明治维新时期,转到推翻幕府方面,后来,被长州和萨摩垄断了重要职权的土佐藩(今高知县)等地的原武士们,纠集了抗拒苛捐杂税的农民们,使运动进一步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1890年施行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进行了选举(选举权仅限于相当于国民1%的富裕阶层。25岁以上所有男性获得投票权,实行普选,还是在1925年),并建立了国会。日本和英国一样,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天皇被授予了很大的权限,但实际上,政权由内阁、国会以及军队行使。
明治宪法的问题在于天皇及总理大臣的权限是相对的,形成了一种个人无法发挥力量的体制。例如:在内阁会议上,哪怕有一位大臣反对,总理大臣的意见也不能获得通过。这恐怕就是长州和萨摩的有权有势的人士,为了借助天皇的威望实际操控国家,有意识地策划的吧。法令上未规定的元老、重臣会议、御前会议等很多职位和机关被设置起来,而宪法规定的各机关都被相对化了。另外,军队直属天皇,对议会及政府不负责任。陆军大臣必须是军人,因此,陆军不推举陆军大臣,内阁就会被轻而易举地瓦解。
就这样,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立了民主体制,政友会与民政党在议会相互争夺,轮流执政。但是,这里面有几个问题。一,如上所述,天皇及总理大臣的权限实际上是不明确的,出现了军队一意孤行,各省厅之间不能统一意见等问题。日本与欧美各国不同,在制度上不存在大权独揽的绝对执政者,因此,职权范围非常模糊。德国可以把所有的战争责任归咎于希特勒和法西斯分子,但是,日本在其制度上具有脆弱的一面,陆军一部分势力三番五次一意孤行,结果造成了战争。
战前日本政治体制上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两大政党制容易陷入两党无休止的权利之争以及互相揭发腐败、渎职的相互攻击。因为有以上两大缺陷,总理大臣更迭频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29年中,日本换了41次总理大臣。最近6年,日本每年都换总理大臣,成了世界的一大笑柄,其实,二战前比这换得更勤。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