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趨勢 日本動向 - Japan and World Trends 本网页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使用日、英、中、俄语进行交流的网页。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世界各地人们的感受和心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通过本网页,您将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种信息,同时可以及时发表您的意见。
JapaneseEnglishRussian

日本日记


2018年4月27日

日本大型制造企业的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了吗

(下划线的地方改正了 6/7)
日本是个以制造业立国的国家。因为掌握外语的能力太差,以人际交往为前提条件的服务业(金融、信息服务等领域。优衣库当然是个成功案例,不过他们靠的是独特的服饰生产销售,也算是半个制造业)出口举步维艰。

特别是近年来韩国和中国企业崛起,没落的制造业在日本越发显眼。不少家电企业相继被台湾或中国企业收购。Sharp卖身台湾鸿海,NEC和富士通将电脑业务出售给了中国的Lenovo。而这些家电和信息企业则专注住宅城市建设和信息等国内大型客户的服务业务,试图以此绝地逢生。不过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来,设计这些略显多余的服务不过是高价营销的手段罢了。

如今让人担心的是这种潮流也将波及汽车制造业。首先是欧洲的汽车企业生产效率陡然提升。他们利用CAD和CAM(使用计算机进行3D绘图设计等)软件,大幅缩短了新车设计研发和检测的时间,也节约了大量人力。

在中国的深圳等地,产品的制造加工环节被分解成数个工序,培养了众多的设计、模具制造、组装等专业化的承包商,生产率大幅提升。这种形式被称为"垂直分工",深圳在这方面的腾飞始于手机的代工厂加工,如今已经逐渐扩展到了汽车领域。世界各大品牌纷纷将通用产品和零件的设计生产一股脑外包,只把维持品牌形象的高级产品研发留在自己手中。

一直以来追求"内制国产"的日本大型制造商是否有能力抵抗这种世界潮流,成了最近热议的话题。笔者也曾一度抱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但现在反而觉得或许不然。因为日本的汽车厂家很早以前就利用外包的方式进行零部件的研发和加工。据说现在深圳的代工厂集约化发展迅猛,可二战前陆军工厂旁边形成的东大阪街道工厂集群(如今仍十分活跃)其实已经是产业集约化的结果。丰田创建的"看板管理模式",就是在公司与各种承包商之间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以便将总公司不必要的库存控制在最小限度,如今这种模式已经直接以日语发音"kanban管理"的理念发展成为全世界效仿的样板。

而当初在日本以零部件加工初创的企业,今天已经摆脱了昔日的代工身份,离开母公司的怀抱,成长为活跃在全球的大型企业。曾经的汽车零件加工企业DENSO、电子产品加工企业村田制作所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说德国已经掀起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的实用化浪潮,要"给所有的物品装上传感器,让所有的工厂都联网,统一管理生产状况。随时向各个工厂发出指令,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量的优化"。不过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上别把话说的太死了

要实现物联网,首先必须统一所有传感器的收发信号技术规格,当然信号处理方式也要统一。可是德国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也不肯把他们自己的信息透漏给外界。想必博世和SAP、西门子会把强行统一和格式化的软件打包拿来倒手赚钱,怕是行不通的。

这种所谓IoT,还只是以企业为单位推进。如果是这个级别,日本的IT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了针对客户企业的"包围战"。而日本大型企业所面临的课题,和生产方式相比,更多的集中在品牌的宣传和形象包装模式、企业并购时的甄别研判能力、市场争夺战等方面。

制造业,特别是面向消费者生产最终产品的制造业,今后在企业形式上必会面临巨大的变化。如果从研发到组装都实现了外包,只要把初创公司(start up)打包买下,创新也不再是什么难事儿,那些大型制造企业将会把重心放在品牌形象、保障销路、并购和收购初创公司的资金和运营管理上。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看到丰田并购了Calvin Klein,并推出以其品牌命名的汽车,就是说制造业和时尚品牌行业会越来越相似。换个表达方式吧,全球大型制造企业也有可能变身亚马逊或阿里巴巴那种依靠品牌在网络销售的"平台"(创造利润的空间)企业。当然,在如今这个时代,规模才是硬道理,销售额一万亿的企业也就是过去1000亿日元的水平,达到10万亿才能勉强跻身"大企业"之列。

还有一点,对于中国的国营制造企业过度投资席卷整个市场的问题该怎么应对。10日的日经(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最大的国营面板(显示器)制造企业--京东方科技集团获得地方政府出资支持,将投资1.6万亿日元新建生产有机EL面板、大型液晶面板的工厂。

WTO限制政府补贴企业?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一说起国营企业,给人的感觉总是效率低,又不好好计算经济成本,没法和民营企业竞争,可这种做法真是叫其他国家的企业无所适从。虽然这种大块头的国营制造企业可能过上几年就走进死胡同(过度投资造成产品价值暴跌,陷入经营困境的先例屡见不鲜),外国公司只能依靠保存实力专注高端产品和小批量定制产品,以待某一天风过树静雨过天晴。当然中国企业投资高达1.6万亿日元,想必其中会有不少资金用来采购日本的设备,对于日本来说应该也算有利可图。


发表意见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