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 日本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的真相17 原外交官的视角
战后日本----"中国"的缺失
讲到这里,也许大家都注意到了,在战后日本的知识阶层中,"中国"缺失了。这一期间,对于自古以来在中国大陆的影响下展开的日本历史、文化来说,是异乎寻常的战后60年。不过,早在1875年,日本主动对欧美开放后的第7年,思想家福泽谕吉出版《文明论之概略》,主张"脱亚入欧"时,就播下了轻视中国的种子。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不被欧美列强殖民化,自己主动努力与欧美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同化。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又被美国占领,进而成为美国的同盟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生存在美国的投影之下。
我出生于1947年,1976年10月,29岁时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天安门广场仅仅是宽阔而已,只是在广场一角有一个极其肮脏的公共厕所。北京的街头,到处都是自行车,人们身穿中山装,如果把相机对准他们,有些年轻人就会愤怒地抗议。另外,为了防备苏联的核袭击,街道各处都挖了防空洞。
当时,中国与日本以及欧美各国截然不同,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日本近邻,一衣带水之间,就有中国这样一个另类的大国,而日本却视而不见,这使我感到震惊。但是,我还是把中国的事情忘记了。在苏联工作期间,我也与中国外交官交往过,不过,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官仍然给人深居简出、躲在内部的感觉,日本不得不作为唯一的非白种人国家与欧美国家为伍。
第二次去中国是在1996年。自从邓小平1992年发表"南巡讲话",表明欢迎外国资本的态度以来,继台湾、香港之后,接着是日本、美国、欧盟国家的投资急剧增加。那时,上海浦东还是一片农田,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物。但是,在旧市区,建设高潮已经兴起。与1976年相比,中国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世界。而当我2005年再次来到同一座城市上海时,浦东到处是高楼大厦、霓虹灯,沪杭铁路沿线布满了工厂,一座接一座,令人极为震惊。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已经全面超过了俄罗斯经济。
就这样,日本人突然面临了一个崛起的巨大的中国,震惊之余,甚至还不能把握它的全貌(我看,中国人也尚未把握吧)。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2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