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的真相5 原外交官的视角
平等主义的原则
在二战前的日本教育方面,社会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小学是义务教育,大家都可以享受,这项措施实现了日本国民较高的识字率,支撑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但是,高中学校和大学很少,能上这些学校的人非常有限,因此毕业后都会成为高级官员或大型企业的干部等所谓社会精英。稍后我还会谈到,他们受到的不是军国主义教育,而是遵循西欧的理性传统,受到了自由开放的教育。
与此相比不同的是,二战后美国式"民主主义"普及日本,平等受到了重视,大学急剧增加。爱国主义教育是没有的(政府希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遭到日教组的抵制),也没有其他能够冠以"主义"的思想的特殊教育。如果说有可以称之为主义的思想的话,那就是"平等主义"了吧。尽管我厌恶这种"大家必须同等"的日本社会氛围(至今,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一到大学三年级,就都穿着同样黑色的盛装,走访各企业,进行"就业活动"),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有好的一面。
例如:在我们小学,放学后,大家都要打扫教室,搬开桌椅,趴在地上,用湿抹布擦地板。到了冬天,要从井里打上来比自来水暖和的井水,洗抹布。此外,学校中午提供午饭,大家用水桶从大厨房打饭菜,抬回教室,相互照应着一起分着吃。说到这儿,我还想起来了,午饭时,教室里的喇叭就会传出校广播室播送的师生们自己演的"广播剧"。另外,美国(丢弃)"给"我们的旧奶粉做的牛奶,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也令人难忘。不过,扫除或分饭这种大家一起做的事情是非常好的。学校对我们这类优秀生和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一视同仁。这也和日本企业的那种褒义的平等主义相关联,即便是总经理、厂长,离开车间现场后,也和工人们一样,在食堂吃饭。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