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企业日益高涨的"国际化"的必要性认知
―――日本企业到底什么地方不够"国际"――― 河东哲夫
我在早稻田大学的商学院给商界精英教授晚间课程。课程有一个相当大的主题--i嗯该如何认识世界。今天想把我和学生(商界精英们)的问答之一介绍给大家。过去活跃在海外的日本企业凤毛麟角,而现在的情况是连中小企业都不得不走出去才有活路。所以,什么是"国际化",实现"国际化"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的意识也就变得越来越敏锐了。
来自学生的提问:
关于日本企业的国际化,有着无穷无尽的话题。
NEC面向就职第二年的职员采用了海外派驻制度,松下明年招聘员工中海外职员的比例将提高四倍,日本板玻璃公司(NSG)将聘用美国杜邦公司的原副社长。
我觉得经过这样的渐变,十年后的2020年,日本和日本企业的面貌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现在几乎已经不再有保证终身雇用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工作到规定的65岁退休,恐怕就更不容易了。
那么,什么样的思维观念和技能才能使我们在这种国际化社会中生存下去,非常希望听到您的意见和建议。
另外关于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我想应该是需要有面向未来的眼光,而日本的教育体系在发达国家中是否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呢?
*根据IMD发表的数据来看,日本的竞争力在58个国家中位列第27。位居第一的是新加坡,其次是香港,美国位居第三。
我的回答:
这应该是最重要的问题意识了。其原因就在于现在走向世界的已经不仅限于贸易公司,而是已经扩展到了其它行业。
走向国际社会什么是最关键的,我觉得要说起这个问题,首先是
①"意识"(就是站在放眼世界的角度来制定战略目标。充分认识到日本是个独特的"另类",一方面不把日本的方式强加于人,同时又不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以此获取信任)。其次大概就是
②语言能力了。
所谓语言能力,不是说需要所有的员工都说一口流畅的外语,而且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如果连和企业内部的外国员工都无法交流,那就真的不像话了。
但是,语言并非决定性因素,还是①所说的意识更重要。语言可以通过翻译和今后的翻译工具来弥补。但如果是负责国际性事务的人员,还是需要绝对靠谱的高水平语言能力。
要想培养高水平的语言能力,呆在日本国内是绝对做不到的。因为这里没有那种不说外语就无法生存的环境。
已经在职的员工,至少应该去留学两年。只有一年的话无论意识还是语言能力都难免会有半吊子的嫌疑。
而对于今后打算聘用的新员工,可以留出一定有留学经验或语言能力的名额,相应的人才自然就会增加,因为现在很多学生都期待着成为终身制的"正式员工"。
教育是个大问题。几乎是希望渺茫。问题在于中小学校里教授社会课的老师们甚至自己还没有了解社会,大学一毕业就直接为人师表。因为并没有真正了解社会,造成对政府的疑心过重,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以为有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就能改变一切,或者片面地指责企业等等,简而言之就是不断生产出更多依赖程度过强的个体。
说到大学,大学生们如果没有真心实意要努力学习的态度,就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现在日本的大学生不过是在混日子。阅读10页左右的英文资料就花上个把星期仿佛理所当然,而在美国,如果30分钟内读不完就跟不上进度。
其实著名大学是不是可以用增加学费的方法(当然对于低收入人群可以通过奖学金制度来补充)? 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自我投资",更努力学习。
你谈到的大学"竞争力",根据不同的指标会有所变化,这种调查大部分采用的是对欧美有利的指标(比如大学教师在欧美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次数等),可以不必太在意。
不过从大致情况来看,聚集到日本一流大学的学生,即使基础是一流的,经过严格的高考进到学校之后就根本不努力学习,也不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其实我本人也是如此。
把亚洲的大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辩论大赛,就会发现日本的学生总是名落孙山。不仅是语言跟不上,缺乏发现问题的认识能力,逻辑组织能力也不够。
这恐怕是由于以往在日本国内就能够获得足够的收入,使得国外生活的经历反倒不能带来益处甚至造成不利影响(自己呆在外国的时候被同事占了先)而导致的吧。
学生的发言:
谢谢。
对于超过欧美的生死存亡式的竞争社会的到来,已经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
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会充分地认识这一点。
我的补充回答:
我本人属于"婴儿潮"时代的一员,从小学开始就经历了激烈的竞争,不断的竞争。造成目前这种状态的原因,是六十年代日本人以廉价的劳动力大量生产出口产品,架空了美国的产业,使他们不得不通过金融、IT产业杀出一条活路,而这个结果又反作用给了日本。也可以说这是日本人当初所作所为遭到的报应,以残酷竞争的形式又回到了日本。
评论
■ 投稿人: 2010年6月 7日
好久没来这个网页了。非常赞成您写的内容和指出的问题。
近来总是想,在二战战败后实现复兴的动力源泉中,"贫困"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了吧。 而在富裕起来之后,如何能够将"意识"磨练的更敏锐,是拜读了您的博文后留下的疑问。如果其答案就是"教育",真是让人觉得无言以对了。
■ 回应: 河东哲夫 | 2010年6月 7日
这里的意思是说,与其说是传授"意识",不如说是构成一种能够自然形成意识的体系。
■ 投稿人: (长期旅居西欧的日本人) 2010年6月10日
复兴的动力源于"贫困"的说法,从心理上可以理解,但我觉得并非仅靠这一点就能够实现。贫困当然是一个动力,但是超越这一点的家庭、亲属关系,包括近邻,社会上互帮互助的关系曾经以现在这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形式存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或多或少有过共同的理想,并为了这个理想互相支持,我觉得,这并非是由日本的政府来支撑,而是由这个社会来支撑着实现的日本战后复兴的核心力量。
或许可以说当时维系这个"激烈竞争"社会的"理想"和"意义"得到了大家的共识吧。但是,那时的"理想",到了后代们那里或许已经变成了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东西?而那时的所谓"理想"本身,又破坏了曾经支撑过它的家庭和社会,这不由得让人感叹现在日本的不幸。
原本应该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而在这个学历至上的社会,这部分也一下子朝着破坏"人的价值"的方向突进・・・。
从"世上总是好人多"的乐观主义转变为"世道艰难坏人横行"的悲观主义。
这时候作为一个个体,是不是不得不成为极端个人主义的井底之蛙呢? 我认为在讨论国际化之前,个人在社会层面的孤立,才是日本人语言能力薄弱的课题之一。
尤其是长大成人后要进入国外的社会,达到一定程度的理性水平是必要条件。如果孩提时代没有在那里生活过,就不可能有共通的感知,不得不通过比较抽象的媒介来沟通,与此同时也通过它来结交朋友。
而日本人首先在社会层面的沟通能力变得薄弱,而且又被压抑在无法发展理性水平的社会环境夹层里。由上而下灌输式的外语教育进一步雪上加霜・・・说起原因来数不胜数。
举个例子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移民能够很快地渡过语言关,其原因不是贫困,而在于他们的社会沟通能力远远高于日本人。
没有了在社会中自然而然学习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感知能力、戒心和共鸣培养不出来。
如果没有与他人的共鸣,自然也就不会有细致入微的意见和思考・・・。
说点什么意见就被认为是过于任性,感觉的代沟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词汇和感觉没有提高,外语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语言能力的提高总是如是地反映其人性本身。
胡萝卜(理想)和大棒(贫困)不仅不能培养人才,反而可能会毁了一个社会和我们的感知能力。
这也是我个人观察了众多留学生之后的感受。
我总是觉得和其他国家相比,来自日本的留学生越来越凸显一种文化难民的趋势。
当然,关于"富裕"的讨论可以另起炉灶,不必在这里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哪个国家能把这个讨论追究彻底。或许这也是个机会吧。
河东先生谈到的意识能够自然形成的体系的构建,或许会成为对这种"富裕"和过去曾经拥有过得"富裕"进行重新探讨的好机会。从追赶某种东西的社会,到创造某种东西的社会,这种质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必然。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