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欧美,移民干的活,在日本---
古希腊也好,罗马也好,称之为"市民"的精英们是不会从事今天所说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小麦依靠埃及(雅典用近郊银矿开采的银支付,而罗马市究竟是用什么支付的呢)。日常用品是驱使奴隶生产的。是否而可以说,在战争中俘获这些奴隶就是精英们的工作呢?说来,它是个武士国家,或者说,它与成吉思汗的游牧民族国家交战,实质也是不会改变的。
而且,我觉得这种传统至今仍然活在欧美社会中。的确,奴隶已经不存在了,而廉价移民劳动力相当于奴隶。这30年来,西欧各国也完全变成了多民族社会。即使在北欧,来自中东的移民已占首都人口的10%以上。至于美国,现在称其为"国民国家"已经有些奇怪了。在这里,移民、出外打工者们从出租车司机到超市收银员,广泛确立了服务产业既得利益的网络。在超市收银台或肉类卖场里,店员们相互之间用西班牙语谈话。从这一点来说,日本属于北欧型。再没有人像北欧人那样富于自立性、独立性、自我负责及合理性了。在社会的各方面,日本都越来越像北欧了。日本还将像北欧那样,日本人自己分配、从事美国、西欧国家中移民从事的工作。
日本原本就是这样做的。二战前,被称为"职人"的自视很高的人就很多(虽然这种人西欧也有)。流通也分为几个复杂的阶段,以便使很多人能够以此维持生计。后来因大型零售商店的兴起而解体。沿街叫卖的行商以及路边的菜铺也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大家都成了什么地方的"公司职员"。而且各公司仿效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迅猛发展的家电、汽车产业,不断提高工资,竟然也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度过了难关。只不过以往支撑经济增长的家电、汽车产业纷纷将生产与雇佣的场所移往海外,在日本纳税到不少,可在就业方面无法依靠。
虽然企业雇佣从事综合(管理)职务的精英,但是造就了很多被称之为"中产阶级"市民的工厂却大部分被迁到了海外。现在,日本学生们依然向往大企业,可谁也不知道大企业今后能够招收多少新毕业的大学生。干干净净,不会弄脏手的"综合职务"的数量也会减少吧。这一来,欧美国家中移民从事的很多服务工作,就必须由日本人自己做了,否则就会越来越难以就业了。为了促进这些服务部门的就业,必须采取很多措施。例如:已经建立的很多大学,由于生源短缺,难以维持,可以把一些大学变为专业职业院校。
河东哲夫
引用
本路径的引用网页:
http://www.japan-world-trends.com/cgi-bin/mtja/mt-tb.cgi/1607